根如果抓得不穩固,土必然會慢慢流失

 

回想起這兩天回到部落參與竹藤編課程,收獲很多。做為旅外的部落青年,從前一直都沒接觸學習過部落的工藝,一直到莫拉克事件發生,父母必須返鄉處理事務,而我也剛好同期入伍從軍,於是也跟著父母一起返鄉居住。返鄉的這些年間,除了協助父母的雜貨店跟早餐店工作外,還是協助著家裡的經濟,並沒有特別想去學習部落僅存的工藝文化。

一直到大前年(2013 年)在部落的哥哥們邀請下,開始參與大滿舞團,才漸漸認真地去了解並學習自己的母體文化。

 

竹笱,是外公雙手中的強悍與溫柔

[epq-quote align=”align-right”]想好好親自去體會出祖先雙手中的溫柔與強悍,也想在自己手中重現出外公手上,那把對大武壠族具有神聖意義的漁笱。[/epq-quote]而漁笱對我來說意義非常大,這些年返鄉在部落居住,正好參與起部落文化的重建,好幾次媽媽總是談論起外公的竹編好手藝,部落的耆老們每每看見我,總是會跟我聊起外公在莫拉克災前總是負責製作公廨中的向神座,對我說起年輕人必須承擔起家族在每年祭典時所擔任的重要事務,必須要快點學習向神座(漁笱)的製作。只是在家裡的經濟壓力下,我又離開了部落來到北部工作。

7 月中在部落哥哥的吶喊下,我這次也特地安排了 3 天的連假返鄉,除了看爸媽外,也同時參了部落所舉辦的竹藤編課程,藉由實際的參與學習外,想好好親自去體會出祖先雙手中的溫柔與強悍,也想在自己手中重現出外公手上,那把對大武壠族具有神聖意義的漁笱。

1
外公與他親手製作的漁笱(向神座)

 

回部落,與竹籐第一次談情說愛

這次一連 3 天的課程我參與了 2 天 ,即使這兩天的課程中總是下著午後超大雷陣雨,參與課程的所有學員們還是不減熱情,努力與手上的竹與藤「談情說愛」(雖然很多時候常常是大爭吵,互相拉扯……)。

在製作學習的過程之餘,大家一起聊天,互相分享製作的心得,在耆老的指導下,每位學員皆能一步一步製作完成作品,這種氛圍到現在還是一直讓我很難忘。

 

這次的課程,因為連日的大豪雨,基於安全的考量下,耆老取消了上山取竹籐的課程,這是本次課程中唯一讓我覺得比較可惜的部分(其實我是想去山上看美景!)。如果可以從採集材料,到處理、製作、完成等一連串步驟下去從頭到尾學習,我想一定會非常過癮吧!

而在這次的學習中,我也在耆老的教導下,瞭解製作漁笱的竹子,在進行剖竹,修竹過程後,橫切面的厚薄與籐編的力度等細節,都會影響到最後漁笱成品的呈現。雖然第一次製作沒有很滿意,但我想ㄧ回生二回熟,以後我的作品應該會越來越好!

 

大武壠的根,讓我再次與祖先連結

[epq-quote align=”align-right”]莫拉克後,我終於意識到:根如果抓得不穩固,土必然會慢慢流失。[/epq-quote]小時候不懂,意外卻來得太突然,莫拉克後,我終於意識到:根如果抓得不穩固,土必然會慢慢流失。

這次的竹藤編課程,我做出了兩件漁笴作品,以往都是聽人談論起外公的手藝,現在第一次親手去製作去體會後,藉由漁笱讓我與外公有了連結。這是莫拉克之後,我離外公最接近的距離。

 

我是小林的孩子,這次參與課程,讓我感受到祖先的古老智慧,讓我覺得非常踏實。而大武壠的母體文化這塊,在我生命中也漸漸開始萌芽,讓我體悟母體文化的重要性。

%e6%9c%aa%e5%91%bd%e5%90%8d

 

文字/倪培瑜;圖片/日光小林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